close

虎口張開時,大拇指卡卡拇指外翻治療、手腕腫痛,小心,你可能得了「媽媽手」。專家提醒,俗稱「媽媽手」的手部「狹窄性腱鞘炎」,並不是只有媽媽才會得到的疾病,凡是手部需要經常做出重複性動作的人,就有可能得到,建議可用3招緩解症狀。

膝關節置換手術

復健物理治療師指出,「媽媽手」是指「外展拇指長肌」和「伸拇指短肌」肌腱腱鞘發炎,造成拇指以下到手腕關節部位疼痛、發炎,嚴重時會延伸至整個上前臂都感到疼痛,常讓人有「手殘」的痛苦。

姿勢不當 「媽媽手」易上身

而這兩條肌腱由腕部延伸至大拇指外側,分別執行大拇指伸展及外展的動作,因此,一旦發生「狹窄性腱鞘炎」,可能會使大拇指或手腕關節活動度受限,包括做扭擰、大拇指的反覆伸直或彎曲等動作時膝關節置換手術治療,都會使疼痛加劇,而無法靈活活動。

在生活中,經常做重複性動作者,多屬高風險族群,例如拿鍋鏟、穿前扣式內衣、拿掃把、穿鞋、產後擠奶、背包包上肩、抱寵物等動作,都會用到「外展拇指長肌」或「伸拇指短肌」,一旦姿勢不當,「媽媽手」便會上身。

門診曾收治1位40歲的女性上班族,就因瘋手機遊戲,引起右後背至右手的痠麻不適,連右大拇指都痛到伸不直。幸好這位上班族經過熱敷、電療及教導拉筋後,不適症狀已漸漸恢復。

膝關節置換手術

抓握擰捏動作 容易刺激發炎

物理治療師指出,「媽媽手」常見於30至50歲間的女性,原因除了生產前後的荷爾蒙變化外,女性腕部外側關節活動度比男性大,操持家務時,容易受到抓、握、擰、捏等動作刺激而發炎拇指外翻治療。

因此,以下有3招幫助遠離「媽媽手」的運動,避免宅在家的不適。這3招運動每次均停留15秒,重複10次,1天2回合。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arrow
arrow

    momo556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