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耳鳴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每當天氣漸漸轉寒,許多人總會突感耳朵不適、聽力下降,原本就有耳鳴、重聽的患者,更可能感覺到症狀加重而苦不堪言,而這些聽力問題,原來可能是耳朵太冷、血流不足所引起!日本針灸師用一招簡單的方法,每次花費不到20元,就可能讓這些問題得到改善! 


文章標籤

momo556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喜愛古典音樂的人都知道,德國浪漫派音樂大師貝多芬,在他全聾之前,有很長一段時間為耳鳴及聽力逐漸減弱之症狀所苦,不僅干擾日常生活,耳鳴的副作用也嚴重影響音樂創作。對1位音樂巨擘而言,是最殘酷的事實,等於老天開了天大的玩笑,實在是很可惜的事,否則可為人類文明中創作更多佳作。然而相較過去,現今醫療已相當發達,在出現耳鳴症狀初期時就應該把握機會治療,就能夠免於症狀惡化而變成聽力減退,甚至後遺症病變失聰的可能。

現代醫學中,耳鳴已不被定義為疾病,而是大腦及聽覺系統產生的1種症狀。造成耳鳴的原因有非常多種,最常見的是聽覺神經的問題,如噪音傷害、病毒感染、中耳炎,甚至有些人長期濫用藥物,而某些抗生素也會導致耳神經受到損害,耳朵就會開始產生耳鳴、重聽或失聰。

文章標籤

momo556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五十二歲陳姓婦人,日前散步突然覺得天旋地轉、合併噁心嘔吐,她以為耳鳴又是內耳不平衡作祟,但閉眼休息後未見好轉,緊急求醫,成大醫院醫師進一步檢查、確認是小腦出血的中風狀況,住院治療一週後順利出院。

成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楊朝詠表示,掌管身體平衡感的器官有內耳的前庭系統及腦幹、小腦,當中一個出問題,即有可能引發暈眩症狀。內耳前庭引起暈眩稱為周邊型暈眩,即俗稱內耳不平衡;由腦幹或小腦引起的,則稱中樞型暈眩。

文章標籤

momo556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