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以老人為主,上了年紀的患者對動手術都望而卻步,安南醫院骨科主任黃鐙樂卻用自行研發的「新月型微創人工膝關節置換術」不斷為高齡患者降低術後副作用,4年來已累積2000例,技術成熟,最近更有一位高齡90歲患者手術成功,為這項手術創造患者新的高齡紀錄。

嚴重的退化性關節炎在58歲至85歲之間,須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術,但只要年過8旬的高齡長者,除了怕痛、怕恢復數度慢、怕後遺症外,更害怕手術帶來的生命危險,多數對動刀都打退堂鼓。

1名90歲的王老先生,關節退化已造成走路窒礙,他就醫後發現膝關節的軟骨都磨到沒了,卻因年紀大猶疑不願開刀,醫師告誡若不換人工關節,兩年後將坐輪椅。

王先生在黃燈樂的診斷下,點頭同意動手術,沒想到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隔天就可下床行走,不到一周雙腳如重獲新生,解決生活一大難題,令他喜出望外。

「作完手術很輕鬆」王先生表示,之前一走路就感覺膝關節疼痛,容易跌倒,現在手術完才3周,已可正常行走。

「新月型微創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是以傷口如新月狀命名,與一般手術的差別關鍵在軟組織的處理方式不同,黃鐙樂表示,手術處理重點在患者肌腱的鬆緊度,他經過改良7、8次才創新的人工膝關節置換技術,調整後的肌腱鬆緊度讓患者都可以滿意。

黃鐙樂對鬆緊度的手術技術,已有民間醫療器材公司感到興趣,正與他合作,希望將他公開肌腱鬆緊度的調整經驗,計畫設為參數研發機械手臂,黃鐙樂不諱言正思考中。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全站熱搜

    momo556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