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癌症治療的方式相當多,其中標靶藥物效果不錯,但必須先進行免疫細胞檢測,才知是否有效,而又有新的研發是全方位的癌症基因篩檢,不是像前述一次驗一個基因,而是300多個癌症基因一起驗,不必浪費時間嘗試,使治療更有效率,但缺點是必須自費,費用約10多萬元,而且如果檢驗出較少見的基因突變,治療藥物可能未納進健保裡,患者也必須自費治療。
一名74歲女性,為肺腺癌第4期患者,經過6個多月化療、標靶治療、免疫療法治療後,病情未得到良好的控制,患者出現呼吸衰竭的狀況,之後在醫師建議下接受全方位癌症基因檢測,發現罕見的癌細胞基因突變點,再採用不同於之前的標靶藥物治療,從去年11月至今已7個多月,病情獲得控制,由於後續治療的標靶藥物健保未給付,每個月要花20多萬元,還好患者有私人保險可給付。
台南市立醫院副院長、血液腫瘤科醫師李楊成表示,人體細胞約有2萬個基因,而每位癌友的基因變異都不一樣,過往的癌症基因檢測較單點,很常針對罹癌的項目進行檢測,檢測結果不夠全面。且癌症的治療藥物相當多元化,包含化療、標靶藥物、免疫治療…等。過往多以各個癌別作區分用藥,依照標準進行一線、二線治療,癌症患者可能需要不斷盲測用藥與治療方式,發現無效,再更換另一種療程,最後很容易因病況持續惡化,掌握度低,造成癌症的轉移、復發而產生遺憾的結果。
李楊成表示,透過跨癌別的「全方位癌症免疫細胞檢測」找出導致癌症發生的突變基因及治療用藥,幫醫師與病人找到更多治療可能性,節省寶貴的時間與金錢。可適用所有實體腫瘤,如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甚至淋巴癌、骨肉瘤等患者,都可透過一次性的檢測,找出可能的腫瘤突變。「全方位癌症免疫細胞檢測」包含300多個癌症基因,與所有癌症基因的突變型態,精準度達99%,增加發現重要或罕見突變的機會;同時還可能可以找到對應用藥,讓醫師可以有更完整的治療藍圖,有助於提升用藥與治療計畫的精準度,可確保醫師、病人、家屬對病況有同樣的認知。
李楊成認為,現今癌症治療已進入個人化與精準醫療;以往,病友對不斷嘗試治療的過程感到徬徨、沮喪,對病情復發的具有極高的不安全感。若能透過「全方位癌症基因檢測」,了解自己突變的基因,則可以終結漫長試藥過程,提高治癒機會。然目前健保尚未給付,屬自費檢測,費用約10幾萬元。(聯合新聞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mo556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