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窩性組織炎等感染性疾病
若細菌數量超過身體防禦機制可以控制的情況,細菌會隨著軟組織擴散,進而影響口腔牙周病治療,造成局部性腫脹,最常見的就是智齒周圍炎,也就是智齒周圍的急性牙周病。

在成年人慢性牙周炎是口腔細菌堆積的主要來源之一,一旦細菌擴散進入到口底,甚至喉部,容易造成喉部深部感染,嚴重的話,可能會壓迫氣管,造成窒息死亡或壞死性筋膜炎,嚴重菌血症;此外,因為喉部到胸腔間的空隙相通,若細菌侵入到心包膜內空間,造成急性心包膜炎壓迫心臟,或經由血液侵入,造成細菌性心內膜炎,極有可能致命。

鼻竇炎
口腔上顎的後牙,尤其是第一大臼齒,與上顎的鼻竇空腔(上顎竇)非常接近,因此牙周病或根管發炎等齒源性感染,都可能引起上顎竇發炎。當牙齒發炎跟上顎竇炎相通,發生齒源性上顎竇感染時,若無法去除齒源的感染源,上顎竇炎也無法根除。口腔與鼻竇的不同菌種相互交融牙周病治療,將導致細菌難以控制,而得延長或加重抗生素劑量,甚至手術清創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上顎竇炎許多症狀,如鼻涕較濃、偏頭痛…等,容易和其它疾病混淆,較不易被發現,尤其齒源性鼻竇炎是需要牙醫師與耳鼻喉科醫師共同診斷的複合性疾病,更難被正確診斷。

一般來說,抽菸或長期處於空氣汙染下的人,患有慢性上顎竇炎的比例較高。

當你有上述情形與症狀,到牙科看診時,別忘了請牙醫透過X光(或斷層掃描)檢查,是否有上顎竇發炎或齒源性感染的情況。

動脈粥狀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根據統計,2013年心血管疾病導致全球每年1750萬人死亡,占死亡率31%,嚴重程度不容小覷。

動脈粥狀硬化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所謂動脈粥狀硬化指的是,當血管內聚積一些由鈣與脂肪組織形成的菌斑,增加上顎壁厚度,使血管變硬脆落,導致動脈壁粥狀硬化。動脈粥狀硬化會有許多併發症,例如:心絞痛、心肌梗塞、中風、動脈瘤…等,致死率高。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的菌班,其菌種主要來源之一就是牙周細菌,無論牙周細菌或牙周炎造成的發炎副產物,都會增加這些疾病的發生率。

2013年美國與歐洲的牙周病協會曾提出:牙周病的確是心血管疾病的潛在危險因子,因此建議牙周病患者,同時有吸菸及高血壓時,應轉診到心血管科,由醫師定期檢查與追蹤。建議患者接受牙周病治療之外,也呼籲患者戒菸或減肥,以增加牙周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治癒因子牙周病治療。

糖尿病
糖尿病是因身體血液中的葡萄糖指數過高,主要分為2類:

1.有10%的糖尿病患者屬於第一型糖尿病,因身體免疫系統攻擊製造胰島素的細胞,導致胰島素無法產生或過少。

2.大部分與牙周病相關的糖尿病則是第二型糖尿病,主要原因是身體產生的胰島素不足,或身體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良,導致胰島素抗性,血糖利用率下降。當代謝性症候群、腹部肥胖、血脂異常、血糖增加與高血壓等情形同時發生時,會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會。

糖尿病與牙周病的雙向關係已經被探討超過20年了,早期研究即指出,牙周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較差,牙周病變嚴重時,糖尿病的相關併發症,如視力下降、手腳末梢循環變差,也會變嚴重。而糖尿病患者,罹患牙周病的危險因子,以及口腔併發症,如口乾、口腔有燒灼反應、黴菌感染也會增加。若同時患有糖尿病與牙周病,血糖會更難被控制,也有更高的機率導致心血管疾病或腎臟疾病。

所以不僅糖尿病會導致牙周病,牙周病也會增加血糖控制的困難度,這些影響彼此有加乘負面效果,治療需由內科與牙科醫師共同合作。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須定期接受血糖檢測與治療外,更須定期接受全口口腔檢查,一旦發現有牙周病就立刻接受治療,以免病情快速惡化。

懷孕不良反應
俗話說:「生一個小孩掉一顆牙齒」,牙周病與懷孕女性身體狀況的確會互相影響。最常見的是懷孕時口腔內牙齦發炎會比未懷孕前更敏感更嚴重,因為牙齦裡有一些女性荷爾蒙的受體,懷孕後期女性荷爾蒙增加,牙齦發炎的機率與程度都會因此提高,很容易造成懷孕型肉芽腫(pyogenic granuloma)。

牙周病的慢性發炎會間接影響寶寶發育,如寶寶體重過輕、早產、妊娠毒血症…等,所以有計畫懷孕的女性應在懷孕前,先做好口腔預防性處理,孕期也應保持良好口腔衛生,並請牙醫師定期清理口腔內牙菌斑與結石,避免影響孕婦與寶寶健康牙周病治療

癌症
目前研究文獻中與口腔健康相關的癌症:

1.口腔與消化道(食道、胃腸等)的癌症

牙周病可能會增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而幽門螺旋桿菌和胃癌相關。此外,牙周病主要病原菌之一的梭桿菌(Fusobacteria),有可能讓人容易罹患大腸癌。

大腸直腸癌多數是息肉演變而成,研究發現,癌化的息肉裡充滿大量梭桿菌;根據老鼠實驗,梭桿菌會吸引一種特殊的免疫細胞,引起發炎反應,打開癌細胞生長基因,加速大腸癌形成。

2.胰臟癌

胰臟癌發作的主要症狀包括消瘦、皮膚黃疸、尿液顏色變深或大便顏色變淺、瘙癢、噁心、腹痛、背痛和淋巴結腫大。由於牙周病患者的口腔致病微生物增加,罹患胰臟癌的機會比一般人高。

胰臟癌很難被檢測出來,因此致死率高,前一陣子就有幾位正值壯年的名人因胰臟癌離世,若出現以上症狀,記得要就醫檢查。

呼吸性疾病
阻塞性肺炎及吸入性肺炎是與牙周病相關性較高的兩種呼吸性疾病。阻塞性肺炎常見於吸菸者,因抽菸會使呼吸道狹小造成阻塞。有文獻指出,口腔發炎與呼吸道發炎感染密切相關,不良的口腔衛生也可能增加肺炎發生的風險性。老人活動假牙上的菌種和吸入性肺炎菌種高度重疊,因此維持口腔健康對預防肺炎有相當程度的幫助。

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主要症狀為關節因自體免疫功能異常,關節內軟骨與骨頭遭免疫系統攻擊牙周病治療,導致發炎。而牙周病會引起全身性長期慢性發炎,導致自體免疫系統過度激化,這可能是造成風濕性關節炎的原因之一。

其他
中山醫學大學最新研究發現,罹患牙周病長達10年以上的患者,日後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可能比一般人高出7成。牙周病會增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並使牙齒掉落,導致腸胃不好,影響營養吸收,可能使失智情況惡化,所以罹患牙周病絕對不要輕忽,趕快積極治療。

此外,牙周病與肥胖、代謝症候群也有關係,而許多與全身性疾病相關的研究仍在進行中。

隨著現代人可預期壽命越來越長,口腔健康對全身健康的影響,絕對是每個人需要了解的課題牙周病治療。當我們治癒牙周病時,對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都有預防性的幫助,是血糖及飲食控制的正向因子。記得口腔是身體健康的照妖鏡,維持口腔健康,才不會讓你的身體健康持續亮紅燈喔!

康健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牙周病治療
    全站熱搜

    momo556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