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曾雪蒨╱台中報導】一名身體硬朗的九旬老翁,一年多前刷牙常感到牙痛,甚至風吹也會有一股針刺般的牙疼感,他第一時間被診斷是蛀牙和牙周病,經治療「牙痛」卻未見改善,半年前轉診才確診是三叉神經遭血管壓迫變形,老翁罹患的是僅次於分娩疼痛的三叉神經痛,經藥物和放射線治療後,上個月才終結疼痛。醫師說,牙痛是持續悶痛,三叉神經痛是突然短暫的針刺痛,卻常被誤診而拔牙。 台中植牙

收治該病例的台中榮總神經外科醫師潘宏川說,傅姓老翁(九十一歲)原本身體硬朗,常外出旅遊,並與老友聚會、下棋,一年多前感覺牙疼,被誤以為是蛀牙和牙周病,經治療沒改善,且左臉頰不定時有遭針刺及電擊的疼痛感,再檢查後發現並非蛀牙引起,確診三叉神經疼痛。 

動脈硬化壓扁神經
潘宏川說,老翁在左耳附近的上小腦動脈硬化,將三叉神經的上顎分支壓扁,導致不適,經加馬刀放射治療,將高輻射能量集中在三叉神經,讓神經傳導變慢、變弱,緩解疼痛。  台中植牙

疼痛程度僅次生產
潘宏川指出,三叉神經有三條分支,包括分布在額頭上方的「眼分支」、兩頰的「上顎分支」,以及下巴的「下顎分支」,一旦遭硬化血管壓迫,就會出現疼痛,尤其上顎分支常被誤診為牙痛,患者常在牙醫師治療無效後,才被診斷出三叉神經痛,期間已飽受折磨。
潘宏川說,三叉神經痛是突然發作,一股針刺或電擊般的短暫疼痛,疼痛度達疼痛分級指數的第九分,僅次於第十分的生產痛。其發生率每十萬人有四至五人,好發五十歲以上,多是因年紀增長,腦幹附近的血管硬化壓迫三叉神經,少數是長瘤或病毒感染導致。
牙醫界有個笑談「美國一年有一萬顆牙是因為三叉神經痛被誤拔」,超植牙醫診所院長吳立琳坦言:「的確有可能誤拔。」她說,醫師有時很難從患者主訴的症狀去判斷是牙痛或三叉神經痛,大多先以牙痛保守治療,等治療無效才會轉診到神經外科去診斷三叉神經疼痛。 

找病因防牙被誤拔
吳立琳提醒患者:「多一些耐心和時間給醫師找病因,可避免牙齒被誤拔。」她表示,通常牙痛都是「咬到痛」、「吃到冰冷食物痛」等刺激痛,神經痛卻是不明原因突然的刺痛。  台中植牙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中植牙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mo55636 的頭像
    momo55636

    momo的醫美資訊分享站

    momo556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